发布单位:德州久森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:2023-5-23
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基础强夯施工:
夯击时应按试验和设计确定的强夯参数进行,落锤应保持平稳,夯位应准确,夯击坑内积水应及时排除。若错位或坑底倾斜过大,宜用砂土将坑底整平;坑底含水量过大时,可铺砂石后再进行夯击。在每一遍夯击之后,要用新土或周围的土将夯击坑填平,再进行下一遍夯击。基础强夯施工后,基坑应及时修整,浇混凝土垫层封闭。
基础强夯施工法处理湿陷性黄土需要注意的安全措施
1、强夯施工前应清理场地表面的腐蚀性物质,挖出局部的淤泥层和土层。应该及时清除水。排水措施应按设计进行。
2、施工前,在强夯范围内检查地下结构和地下管线的位置和标准,避免施工造成的损坏。
3、强夯引起的振动影响周围建筑物及其他建筑设备。应采取隔振和防振措施。隔离沟开挖宽度不应小于1m,---不小于3m。
4、强夯机械应采用自动解耦装置的履带起重机起重锤,使落锤使用时不翻转。
基础强夯施工在黄土地基影响的因素
1、夯击过程中孔隙比对地基的影响
基础强夯施工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是黄土在动力作用下由大孔、松散状态变为密实状态的过程。孔隙比是描述结构性变化的一个重要参数,湿陷性黄土地基中天然含水量比较小,在---的夯击能作用下土颗粒和孔隙空间性增加,孔隙比减小。但实践证明,无论怎样选择夯击参数,强夯也不可能将土中的气体和水全部排出,其夯实变形主要是由于土质孔隙中气体被排出,土颗粒相对移动,重新排列而引起的。经基础强夯施工处理后,土质达到密实状态,孔隙体积可减少约60%。这时土质中含水量没有发生变化,但是饱和度却不断增加。
基础强夯施工法处理路桥工程软土地基
1、抗剪强度比较低。这种抗剪强度与加荷速度、排水固结条件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。在排水情况下,软土地基的固结程度和抗剪强度通常呈正比,如果固结程度降低,那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同样会跟随着降低;
2、压缩性强。软土地基的压缩性会随着液限、天然水量的增大而增大,这正是软土地基承受较大荷载发生变形的主要原因;
3、稳定性差。在天气比较---的时候,软土地基会出现自然沉降的情况。同时在工程投入应用后,也会因为各种荷载而出现不均匀沉降。所以软土地基时常被路桥施工人员当成是一种重要的病害。如果不处理好这种病害,那将会造成很大的安全---。